登陆成功
登录失败
已结束
观看回放
PLAY
在文旅产业的转型升级浪潮中,仅仅依靠传统的“门票经济”已无法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期待。我们看到,那些成功实现“从量到质”转变的目的地,都无一例外地将重心放在了高溢价产品设计上,比如:
·浙江省某文化体验型景区通过推出沉浸式夜间演艺和定制手作体验,使得游客平均停留时间从不足3小时延长至5小时以上,其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规模实现了超过150%的增长。
·故宫博物院的文创产品销售额在2017年就突破了15亿元人民币,这正是通过高品质、文化内涵丰富的文创产品设计,将“观光”转化为“消费”的典范,充分体现了品牌溢价能力。
那么,在如今同质化竞争加剧的环境下,文旅企业究竟该如何破局,设计出真正吸引高价值游客、并能带来高溢价回报的产品呢?
本期公开课上,石基集团市场部总经理何雯女士将与深耕文旅行业近20年的资深旅业观察者与实践者肖远山先生展开一场对话。二者将以文旅目的地产品设计为核心,从用户需求底层逻辑出发,结合成功案例分享,深度拆解文旅目的地如何通过产品场景重构、文化体验转化、情绪价值营造等手段,打造让游客“愿意留下来、舍得花钱、主动分享”的高溢价产品体系,实现从观光过客到深度留客的盈利模式升级。
公开课核心议题:
文旅目的地在产品设计方面存在哪些普遍的痛点?
从“看风景”到“过生活”的消费转变对产品设计提出哪些新要求?
新中产游客为“情绪疗愈”“身份认同”付费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如何通过“晨昏产品线”设计延长游客停留时长?
如何将“非遗/民俗”从表演项目转化为可深度参与的消费场景?
高溢价产品如何避免沦为网红快消品?
嘉宾简介:
肖远山 | 资深旅业观察员、叁点零旅业传媒CEO、神州旅业百人会发起人
肖远山先生(本名文翀)毕业于知名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从事互联网咨询数年后,于2009年投身文旅行业,在深圳创办并成功运作了一家定制旅游机构。疫情后成功转型社群运营与自媒体领域,专注赋能中小旅企的产品研发和内容营销,并在多个县区级文旅策划项目上有成功实践。
伴随行业数字化程度的深入,《中国酒店业数字化转型趋势报告》已连续出品5年。依托《中国酒店业敏捷组织发展指数模型》与《中国酒店业数字化转型成熟度指数模型 2.0》,2025年度的报告对552 份有效问卷进行了深度剖析。
点击阅读
石基全新推出《酒店业企业客户全生命周期管理框架图》,为酒店业构建了一套完整的线上化企业客户管理流程,以六大核心阶段助力酒店把握企业客户从初次接触到长期维护的各个环节。
点击阅读
酒店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渠道变革挑战。一方面,OTA流量红利见顶,直销渠道价格战内卷加剧;另一方面,新媒体营销、TMC商旅渠道等新兴赛道崛起,让许多酒店陷入“试错成本高、转化效果差”的困境。酒店/酒店集团如何突出重围,找到专属的增长密码?
点击阅读
顶部